传统个人寿险代理人体制改革论文 [摘要]传统个人寿险代理人体制自 1992 年引入中国市场以来,取得显著成就,推动我国寿险业快速进展。如今,由于市场不完善,公司经营不够法律规范以及寿险代理人营销模式本身的原因,该体制暴露出诸多严重问题,改革成为必定趋势。当前我国的寿险市场,属于进展阶段的中初期,未来仍有很大的进展空间。在进展中呈现的新的市场特征,形成了对营销体制改革的多元化诉求。 一、传统个人寿险代理人体制在我国所取得的成就 自 1982 年国内寿险业务恢复开办以来,我国寿险业便迈人了新的历史阶段,得到了迅速进展。1982 年全国寿险保费收入仅为159 万元,占同期总保费收入的 0.15%,随后特别是进入 90 年代以来,寿险业务持续高速增长,1997 年寿险保费收入首次超过同期产险保费收人,在总保费收人中的占比稳步上升,至 2024 年寿险保费收入已达 3011 亿元,占同期总保费收入的 77.6%.全国寿险保险密度由 1982 年底的 0.0016 元进展到 2024 年底的 233 元,全国寿险保险深度由 1982 年底的 0.0003%进展到 2024 年底的 2.58%. 取得这样的成绩,个人寿险代理人体制功不可没。该体制由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于 1992 年引人中国市场,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各市场主体迅速复制,并带动中国寿险业超常进展。自 1996 年以来,中国寿险保费收入更是以年均 40%的速度增长,其主要贡献便来自于个人寿险的代理人营销。据统计显示,尽管近年来银行保险突飞猛进,但个人代理销售仍处于市场主导地位。直到 2024 年,个人代理保费收入仍占全部寿险保费收入的 80%以上。 个人寿险代理人体制的引进,突破了传统营销体制下一家公司寿险营销人员只有几百人的局限性,营销队伍以几十倍的速度增长。代理人规模由 1992 年友邦保险第一批招募的 20 余人,进展到现在的 140 余万人。经过展业中的竞争、淘汰和选择,积存下来的营销人员已经成为中国寿险业进展的有生力量。此外,个人寿险代理人体制的引进,广泛启蒙了民众的保险意识,切实提高了广阔寿险公司尤其是中资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这些都为中国寿险业的长期健康进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传统个人寿险代理人体制改革的必定要求 在国内引入代理人营销体制十年后的 2024 年,国务院进展硏究中心开展了针对全国保险消费需求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对保险公司的满意度普遍较低,较多的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销售方式实行了无奈、冷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