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贸易转向进展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美国对外贸易区;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汉堡港、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因地制宜,合理功能拓展与定位,提升进展空间;明确方向,整合资源,阶段性提升深化改革;简化手续,积聚优势,加大执法力度等进行讲述,包括了科隆自由贸易区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有利地运用地理位置的优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欧盟—加—墨自由贸易区的实现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自由贸易,是走向和谐贸易,建立与进展和谐经济大成一体化进展体系的一个关键。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在沿海地区陆续设立了 15 个保税区。但由于国内外情势的变化和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保税区正面临着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迫切问题。从对国外自由贸易区进展过程中的特点与模式的讨论,得出了我国保税区转型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保税区;转变 世界经济和谐贸易一体化进展的大成管理体系建立,关键在于从自由贸易走向和谐贸易。从国外自由贸易区进展过程中的模式特点来看,自由贸易区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代排尼基亚全盛时期,13~14 世纪,法国、德意志的一些城市相继开辟自由贸易区。真正意义的自由贸易区是 1547 年意大利的热那亚湾。此后的 400 多年中,自由贸易区的数量和规模都是有限,主要的活动仍然停留在转口贸易,即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所属的殖民地。据资料统计,这期间全世界共有 26 个国家设置了 75 个不同类型的自由贸易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特区,于 1936 年建立了美国境内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二次世界大战后,自由贸易区的进展有很大的突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全世界除大洋洲以外,自由贸易区分布在各大洲,亚洲 25 个国家和地区有 161 个,非洲 14 个国家有 126 个,欧洲 17 个国家有 125 个,美洲 30个国家有 217 个。到了 90 年代,世界上已有各种类型的自由贸易区达 900 多个,其中 2/3 分布在发达国家。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自由贸易区呈现国际区域一体化进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展,自由贸易区的进展,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管理上都有很好的前景。 几个世纪的进展,世界上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国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进展中国家都在进展对外贸易、繁荣地方经济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笔者通过美国对外贸易区,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等为例,来分析介绍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对汉堡港、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的考察比较,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