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练习题(一)1.疫源地是指 C.疫点或疫区2.某年冬季,某地区居民因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发生甲型肝炎流行,此毛蚶称为 A.传染源3.传染源是指 D.体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4.在人群中最容易实现的传播途径是 E.经空气传播5.下列各因素中,属于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是 B.气候、地理6.在孕期或分娩期.病原体从母体传给子代称为 C.垂直传播7.因吃不洁食物而感痢疾,食物是 D.传播因素(媒介)8.传播途径是指 A.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9.下列哪项不是埋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E.推断传染病传染力的大小10.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 D.新生儿在人群比例的增加11.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定义是 D.病原体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不断更迭其宿主的过程12.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是 B.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1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D.有病原体、免疫性、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14.下列哪一项不是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C.有地区性与职业的区别15.百日咳的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形成传播的重要条件是 D.易感者与传染源有密切的生活接触16.传染病预防中,首先应对传染源实行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对象应包括 D.对病人接触者、病源携带者和动物传染源17.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18.以下哪句话是正确的 C.某些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19.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传染源 E.受污染的食物20.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与流行,必须具备的基本环节 E.A+B+C21.传染源包括 E.A+B+C22.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措施是 A.人工自动免疫23.流行因素中,受社会因素影响最明显的是 A.传播途径24.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途径 E.可经上述所有途径传播25.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不包括 E.老年人口的增加26.经土壤传播的意义取决于 E.A+B+C27.以下哪些符合“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C.有明显的职业特点28.以下哪些符合“间接接触”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B.常呈散发29.以下哪些符合“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E.以上都是30.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经空气传播31.在感染过程的 5 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 C.显性感染32.外埋伏期是指 B.病原体侵入吸血节肢动物体至使吸血节肢动物具有感染性的这段时间33.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一般根据传染病的 E.埋伏期34.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主要依据是 C.传染期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