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管理一、闭关管理模式的由来环式管理由平衡计分卡创始罗伯特 · 卡普兰 (Robert S. Kaplan)和戴维·(David P. Norton)在《闭环式管理:从战略到运营》一文中提出。 他们认为,在很多公司,管理者陷入了这样一个误区:为了完成短期的业绩指标,他们花大量的时间讨论解决运营问题,因为不解决短期问题,公司就无法生存;然而,因为时间有限,他们却忽略了闭环式管理对公司长期战略至关重要的事项。结果,这些公司的战略与运营脱钩,每个季度的实际业绩总是与预期目标相差那么一截。这些公司业绩低于预期的原因并不是管理人员能力不足或不够努力,而是公司管理体系的崩溃。所谓“管理体系”,是指公司用于制定战略并将战略转化为具体运营措施的一整套综合流程。两位作者提议公司建立一个闭环式的管理体系(closed-loop management system),将战略和运营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还为这个管理体系的每个阶段提供了各种工具,其中既包括他们自己创建的战略图和平衡计分卡等工具,也有许多其他管理者开发的工具,从而为战略的有效执行做出了更全面的指南。闭环式管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它能帮助公司管理者同时管理好战略和运营。管理者在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后,根据这些目标分配资源,明确运营措施的优先顺序,迅速确定这些决策对运营和战略的影响,以与在必要时更新他们的战略目标。二、闭环管理的目的:人事管理无小事。任务不论大小,必须善始善终,不可虎头蛇尾。特别是要注意将公司的战略目标贯穿到底,通过具体的日常工作去实现公司的总体目标。唯有责任到人、任务明确、分工适当、协调到位、执行得力,才可以保证战略落地、任务闭环。三、闭环管理的意义:1、尽人之性:要充分发挥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必须采纳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同时给与适度的激励,发扬人性的优点。只有工作者自身的认识与任务的要求相一致、实行的方式与任务本身需要的方式相一致、对完成任务的驱力与所需要的制造力相一致、公司提供的外在激励与工作者产生驱力所需的力度和方式相一致等等,才能充分发挥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才能尽物之性。2、通达权变。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假设。需要根据具体对象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方式方法。3、善定绩效。要从企业竞争或者使命的角度确定绩效,包括每个人员的绩效。绩效确定不清或者不准,人事管理就如同盲人摸象。四、高新区办公室闭环管理的模式(一) 办公室具体工作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