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悦读——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几点做法 [容摘要]“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使学生吸收和储备大量的语汇,拓宽知识面,将阅读知识转化为阅读分析、理解、运用能力。本文从“引导喜爱阅读”、“指导阅读方法”、“保障阅读资源”、“激发阅读行为”四个方面就“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谈一点浅显的认识与做法。[关键词]引导 方法 保障 激励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 万字,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 万字,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这一规定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了现今的语文教学不仅要立足于教材,更要依托于广泛而有益的课外阅读,从而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可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很值得我们去讨论与探讨。结合自身实践,谈谈自己在课外阅读指导中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机制――向阅读进发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课外阅读中的重要性。老师要实行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帮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并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他们对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认识。一旦“阅读”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就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阅读兴趣高涨。(一)故事引入学生平常都爱听故事,老师可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心智进展的生动形象的故事来讲述,在他们意犹未尽之时,引导学生自己去看看。如我班在近两个学期开展的课前五分钟“成语故事”、“诗词故事”演讲中,学生热情高、情趣浓,都积极准备,哪一堂课若被挤占了,便会发出一片吹嘘声,宁可拖堂也不能漏。同时,老师自身也应多阅读一些书籍,在授课时与时联系课外故事,不仅使课堂引人入胜,而且可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教学《井阳冈》、《悟空三打白骨精》等课文时,插入了不少课外的东西,极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没几天,许多平常从不看书的学生都拿着《水浒传》、《西游记》在炫耀,且向我建议要在班队课进行课本剧表演。(二)导读领入介绍名家名篇名著,诱导学生积极阅读,领略文章语言、构思的无穷奥妙。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结合了许多《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因而学生兴趣很浓,被诸亮的足智多谋、操的生性多疑、雄才大略等众多人物的生动形象所吸引,所以我不失时机的向学生推举这本书,于是乎一时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