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市场品牌营销论文 摘要:中国入世以后,我们面对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从国内市场营销来看,农村这个区域市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由中国国情和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环境决定的。提倡品牌营销是切入点。依据是: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城乡消费群体变数的加快是品牌消费的基础;转变农民消费观念,提高品牌营销水准;建立品牌营销网络,推动营销体制创新;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经济运行规模效应;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普及市场营销知识,培育现代农民营销专家。 2001 年 11 月 10 日,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作为每个生产和流通企业来说,都面对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区域化、本土化特征逐渐显现出来。企业在生产和营销实践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坦途也有误区。中国加入 WTO 以后,营销的重心应转向哪里?怎样转?采纳什么样的策略转?都是我们面临的全新课题。 过去,我们在战略目标市场营销定位上曾产生过一些误区。主要表现是:从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比较分析看,重视城市市场而忽视农村市场;在内陆城市市场与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市场比较,重视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市场,忽视内陆城市市场;在中小城市市场与乡镇市场比较看,重视中小城市市场忽视乡镇市场。理由是城市购买力高消费层次高,农村购买力低,消费层次低。前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企业以较高的效益回报;后者,在较长的时间里不会有较大的效益回报。因此,城市市场拥挤,广告铺天盖地,农村市场冷落、萧条。中国有 9 亿农民消费者在农村,不重视开发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就失去了未来的商机。据零点指标网与零点调查 2001年 7—8 月完成的对辽、豫、鄂、皖、津、川、浙、陕、粤等 11 个省市 34 个地区 115 位 18—60 岁的农村居民的随机入户访问得出的结论是:农民消费有品牌,市场潜力巨大。面对农村市场,提倡品牌营销是一种最佳的理性选择。 一、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城乡消费群体变数的加快是品牌消费的基础。农民依据什么购买商品,很显然是靠收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 8 亿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对农业全面实行了改革,粮食自给有余,温饱已基本解决,粮食总量平衡、丰年有余、部分地区相对过剩。林、牧、渔业也有了较大进展,农民收入在持续走低过程中略有提升。据有关部门统计,从全国范围内农村看,1996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9%;1997 年增长 4.6%;1998 年增长4.3%;1999 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