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专业教育人才培育体系讨论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和承接高等教育的使命下,高校应该建立融创新创业于学科专业教育为一体的人才培育体系。课题组从背景和需求出发,全面分析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必定性,然后提出“创新创业+专业”即基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特征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培育定位,最后进行培育模式和培育机制以及课堂与实践教学的设计,包括一体化培育模式、分层教育模式,即“面上覆盖、点上突破”分层教育,以期既迎合创新创业的趋势方向,又体现出专业教学的改革导向。 [关键词]创新创业;专业教育;人才培育 一、背景与需求分析 (一)背景分析。科技进展、经济转型背景下,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新兴产业的快速进展都需要有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成为国家长期进展的重要战略和促进经济进展的新引擎。在此大背景下,作为专业性人才培育关键环节的高校,其创新创业也从观念领域上升到实践领域,上升为教育的国家战略,因而政策频出。早在 2024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4-2024 年)》就重点提及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并将其作为教育改革进展的重要内容和培育创新性人才、打造支撑创新进展的“源头活水”,已经纳入高等教育任务层面[1]。2024 年教育部下达纲领性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24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进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2]。此外,关于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方面,如表 1 所示,2024 年国务院实施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对全体”和“融入人才培育体系”,教育部2024 年和 2024 年的文件也强调要“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改革人才培育体系,结合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也强调“要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基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特征进行教育理念和体系的调整。(二)现状与需求分析。由社科网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进展报告•2024-2024》等数据显示,2024届大学生中约有 21.3 万人选择了创业,已经连续三年实现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双增长”。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有一定成果:从早期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