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处于进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国际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的新形势下,城市进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进展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生产方式粗放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与科技创新视野下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知识创新;创新型城市;产学研 结合党的十八大强调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创新型国家又作了新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关于创新型城市的讨论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Marryann 提出了变革传统城市进展模式的重要性[1]。CharlesLandry 提出了构建制造性城市动力机制的 7 要素[2]。JamesSimmie 认为两种核心“城市资本”即高质量的知识劳动力和便利的基础设施与通讯是创新型城市成功主要依靠[3]。国内于 20 世纪 80 年代就有学者开始进行城市创新的探究,但到 2024 年,对创新型城市的讨论才真正活跃起来,讨论涉及到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构成要素、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等方面。杨冬梅[4]、胡钰[5]、张向阳[6]、王默[7]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标准对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学者们的讨论为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从理论讨论看国内外对于创新型城市建设讨论兴起较晚进展较快,但还属于理论前沿领域。本讨论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创新型城市建设与进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视野下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与进展的建议。 一、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方向,十六大提出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24 年上海首先提出要创建创新型城市创新体系与机制,使上海在中国甚至国际成为知名创新中心。合肥则在 2024年 11 月被科技部定为中国第一个科技创新试点市。2024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进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出了到2024 年最终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处于进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城市的持续进展和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与竞争要求城市必须解决产业结构失衡、生产方式粗放和源头创新不力、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2024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进展规划纲要(2024—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