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1. 总则为了有效指导公司各部门落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消除风险,杜绝和减少各种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介绍了公司实施风险点、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以下统称危害因素)、风险分析、风险分级和风险管控的相关术语、定义、常用方法、风险管控、工作要求、工作程序等。1.1 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全公司各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1.2 规性引用文件《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24《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24《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AQ/3013-2024《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安监总局 2024 年第 13 号公告《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用版)《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的决定》(省政府令第 311 号第二次修订)《省安全生产条例》省人大常委会二十五次会议《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 309 号)《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24)《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GB37/T2971-2024)《省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试行)1.3 基本程序实施风险管控工作,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或程序文件的基础上,一般程序包括:成立组织机构 实施培训 编制作业指导书和有关台账、记录 采纳相应的方法辨识危害因素并填写相关记录 采纳适用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并填写相关记录 分析现有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提出改进的控制措施并填写相应的记录 依据制定的准则,判定风险等级并填入分析记录 逐级评审并审核、审定、批准,形成台账或控制清单 组织全员学习本岗位的风险,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组织人员与时并定期评审、更新风险信息 结合实际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有效运行体系,实现持续改进。2. 术语与定义2.1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损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等等;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与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与作业行为;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2.2 危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