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狂欢重影管理论文 [摘要]电影语篇分析涉及到图像、声音、文本等多模态的探讨。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为指导,从语言批判角度出发,分析电影语篇《阳光灿烂的日子》视觉模态中的类型、情节、场景、场面调度、画格、人物等各级阶符号,并且如何与听觉模态音乐、旁白等互动,得出:《阳》解构了充满主流思想的文革时期话语,通过变换聚焦者,引导观众挑战了当时占主体地位的文革时期之意识形态,因此是一部复调的狂欢话语。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狂欢 兴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尝试把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到图像、音乐、语言、手势等其它符号资源上,因为这些社会符号同样具有的系统性、功能性及层次性,并为电影讨论者提供了一套同时分析电影图像、音乐和文字相互兼容的术语。○’Toole(1994),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图象,○’Halloran,(2024)在此基础上分析电影语篇。国内,李妙晴率先运用多模态理论分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色·戒》,着重对比原小说和改编后的电影的差异。ledema(2001)也用阶级概念分析电影,李战子&向平(2024)运用此理论,着重分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类型步骤。因此,本文尝试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为范例,初步探讨其对于电影语篇的应用性。 一、多模态话语——电影分析模式 主要集中在视觉上,下列表有删节。表 3,○’Hallloran’s电影视觉艺术分析模式(2024:120) ○’Halloran(2024)认为先从电影的类型 (type)、形式(form)及风格(genre)区分,再从级阶角度:电影情节、程序、场景、场面调度和画面分析电影。电影类型指小说、记录片、实验电影、动画;形式指叙事、目录、抒情式、抽象式、联想式;风格指战争、爱情、科幻等。 李 战 子 , 向 平 (2024) , 将 影 视 分 为 六 个 层 面 , 即 帧(frame)、镜头(shot)、场景(scene)、程序(sequence)、类型步骤(genericstage)和整体作品(work)。帧指影视构成的最小单位,指镜头中的单幅影像画面:镜头指摄影机从开始转动到停止时所拍到的一系列画面,镜头可通过推、拉、升、降、摇、改变焦距等手段改变镜头的角度;场景,用一个或一系列镜头表现一个地点、一个时间段内进行的一组连续表演。程序指影视中描述同一主题的连续的镜头(或场景);即开头、中间和结尾。类型步骤指每一种类型有一个特定的步骤,叙事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