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1页
1/11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2页
2/11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3页
3/11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外伤性截瘫是指脊柱由于受外力而导致脊髓损伤部位以下的肢体发生瘫痪的病症[1]。多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损伤部位易发生在脊柱活动频繁的节段或生理弧度转换处,损伤程度一般与暴力大小成正比。以出现肢体麻木,知觉、运动功能欠灵,甚则知觉、运动功能丧失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意外创伤造成截瘫者心理障碍错综复杂,在患者中互相影响,做好心理治疗及护理是患者战胜疾病及配合治疗的关键。2024 年 1 月-2024 年 1 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共收治了 39 例截瘫患者,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精心的心理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截瘫患者 39 例,男 29 例,女 10 例,年龄 21~56 岁,平均年龄 38.5 岁,其中腰椎损伤致全瘫 17 例,不全瘫 13 例;颈椎损伤致全瘫 5 例,不全瘫 4 例;实施手术者 30 例,未经手术者 9 例,平均住院天数 68d。 2 截瘫患者的心理特点 2.1 震惊与否认 患者出现意外事故后很难接受自己截瘫的现实,往往感到很震惊,他们不信任医生的诊断,否认自己残障,拒绝接受治疗,不能很快适应患者角色。 2.2 心理危机 在突然致残的重大打击下,患者毫无心理准备可导致强烈而复杂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惊慌失措、恐惧、焦虑、生气及睡眠障碍等,有时由于过度紧张也可能出现意识朦胧状态。 2.3 抱怨与负罪感 当确认自己残疾事实,有的患者会抱怨家人关怀不够,没有照顾好自己;有的患者感受到疾病的痛苦与折磨,可产生“倒霉”的心理,或视为上天的处罚,内心有负罪感,认为自己给家人带来了负担,有些患者会出现猜疑或向医护人员及家人寻事争吵,以发泄内心的痛苦。 2.4 依赖、退化 由于瘫痪,患者部分或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处于依赖状态,患者过多的要求周围人的关怀和关注,要求别人替自己做本可以胜任的事情,当此需求的不到满足时,又感到孤单、自怜。 2.5 默认、迫切心理 多数患者能承认疾病的预后,积极配合治疗,常常反复询问自己的病情,迫切知道检查治疗的结果,积极配合治疗,对功能锻炼计划进度不满意,想加快进度及锻炼强度、幅度,期待尽快治愈,得不到满足后,非常失望。 2.6 抑郁悲观失望心理 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双下肢仍麻木,功能几乎丧失,不能如期重返社会。生活不能自理,顾虑重重,情绪低落。反应迟钝,消极沮丧,甚至不配合治疗及不想存活。 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重点是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