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体育意识薄弱,要想改变此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次是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再次要改革高校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竞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竞赛等。 (2)改革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线的教材、教法体系。现行的大学体育教学大纲,一是竞技运动项目过多,教材的难度较大。二是每项教材的技术要求过高、环节过细且各年级教材的重复现象严重,加之教材中多采纳注入“填鸭式”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三是竞技运动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过高,大部分学校难以保旺,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转变教学观念。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旧的体育教学观,不利于 21 世纪新型人才的培育。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转变老师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主动式教学,就是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4)转移教学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高校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培育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达到体育自立。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实质上是传授和掌握运动技术,加之教材的难度较大,无法发挥其自主性。致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要改变此现状,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育学生体育能力上,首先要求学生要动起来,在活动中激励学生乐学。然后通过乐教与乐学的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每个学校体育工作者都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参加学校体育改革,加强理论和实践讨论。正确认识学校体育改革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建立和健全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对学校体育改革的领导和监督,理顺、协调各环节、各方面的关系:排除各种外来的不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干扰因素:制订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保证学校体育改革的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3)建立一套更有效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