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纪教育创新教育方法讨论 摘要:当前“大学生法纪教育”新常态,迫切需要老师挖掘自身潜力,以深化开展创新法纪教育为切入点,深化法纪教育综合创新。本文法纪教育创新结合了“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大学生法纪教育、高校法制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提高法治教育师资队伍教学水平、鼓动学生参加有关法律实践活动”等措施,对“大学生的法纪教育创新”的改革迫在眉睫。 关键词:大学生;法纪教育;创新教育 一、大学生法纪教育的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大学生进入法治教育讨论的崭新阶段,但受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仍有封建思想残留,法治观念取代封建思想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确立正确的法纪价值目标,大学生需要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为导向。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是家庭。耳濡目染,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法制观念的教育就是其中之一,中国传统式教育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容易忽略法纪等其他方面的教育。作为家长应重视培育孩子思想品德法律规范、遵纪守法的观念,为大学生法制教育奠定基础。在我国全面推动法治社会的过程中,现实生活仍遗漏着司法腐败,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有罪不罚,贪污腐败,权钱交易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大学生对法律产生反感心理,对法律漠不关怀,对法纪教育推广产生抵触,对法律没有了敬畏之心。同时,部分大学生存有侥幸心理被动守法,感觉自己不违反法律就约束不了自己,认为自己和法律没有任何关系;还有部分大学生不辨是非,缺乏法律信仰,受到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熏陶,不尊重法律。 二、大学生法纪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剖析 (一)偏重理论而忽略应用性知识 教科书阐述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理论,法治思维的培育方式和宪法的基本内容,对于大学生了解法治进程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但在民法,刑法,行政法,程序法等行业的适用中,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现实生活中,就理论法学和宪法来说,在大学生的生活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三大实体法和三大程序法。首先,通过学习三项实体法律,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法律如何将生活的各个方面系统化,如何确定自己的行为限制,以及如何更好地规划和组织自己的生活及其权利和义务。其次,通过学习三项程序法,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行使权利,根据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断养成依法行事的良好习惯。然而,目前教育理论内容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