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农业院校的音乐教育 摘要: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素养,培育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乐以辅德、乐以益智、乐以促体、乐以怡情。其社会责任为普及音乐教育、传播音乐知识、讨论音乐问题、开展音乐评价,弘扬民族音乐优秀传统,介绍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本文分析了现今农业院校音乐教育的概况,针对目前农业院校音乐文化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业院校;音乐教育;素养教育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1]审美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学生个体文化的成果——人格,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因此,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对人深层素养的滋养与开发,是其它任何教育所难以企及的,更是无法替代的。而且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进展,真正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进展的理想乐园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具有其特别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农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的意义 校园音乐教育是指凭借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内容,来进行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教育,以美辐射,把音乐教育渗透到其它教育中去,充分利用美育对青年学生进行人格培育。 在大力推动素养教育的今日,在音乐素养教育被正式写进教育方针,音乐教育受到前所未有重视的今日,人们对音乐教育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修养、开发智力培育制造力等神圣的使命和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紧密相连。进入 21 世纪,现代人必须具备适应现代科技、经济、文化进展的综合素养,提高人才素养已成为我国进展教育事业的战略决策。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展,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培育全面进展的高素养人才的要求更加突出。 荀子说:“乐者,治人之盛也”,它使人“耳目聪慧,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音乐给人以智慧,给人以美感,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启示。在农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培育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初步的鉴赏能力,能在一定意义上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制造生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健康进展。 (一)农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人类的一种特别“语言”。它用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在人类文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