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师德建设培育合格人才

师德建设培育合格人才_第1页
1/14
师德建设培育合格人才_第2页
2/14
师德建设培育合格人才_第3页
3/14
师德建设培育合格人才 高尚的师德是提高全民族素养的基础,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进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通过对一些学校老师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现实却不容乐观。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并系统规划,开辟师德教育的新途径。 一、需要关注的问题 1.道德标准下降 50%的师生认为老师没有把对人民教育事业的高度负责放在第一位,把教育看作是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伟大事业,而是仅仅作为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72%的老师认为政治学习不太重要或不重要;41%的学生认为老师之间不能以诚相待、相互支持,73%的学生认为领导与师生之间不是心心相印,而是表面服从,内心不服,或矛盾尖锐、水火不容。这种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漠不关怀,对国家政治形势的漠不关怀,对集体进展的漠不关怀,对学生成长的漠不关怀,对同事情感的漠不关怀,将严重背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师德标准和光荣称号,阻碍人民教育事业的健康进展,影响培育人才的质量。 2.物质欲望上升 48%的学生认为老师最关怀的不是学生的进展和成长,而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青年老师热衷于拿文凭,中年老师热衷于挣钱,老年老师热衷于养身。35%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方面,而是放在了第二职业或争名夺利上。总之,老师热衷于与教学、科研无关的牟利活动,影响着学生的成才。大学生对老师课堂教学水平“很满意”或“较满意”的仅为37%,学术水平为 44%,教书育人为 40%。34%的学生认为老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存在以利取人或以家庭政治地位取人的现象。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仅有 40%的学生认为比较客观公正,60%的学生认为老师有接受学生或家长的心意,考试任意送感情分和泄题现象。可见老师的师德水准离学生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 3.敬业精神不强 有的老师不求功名,不思进取,不悉心敬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创新缺乏探究和讨论。70%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角色意识、职业道德观念淡薄,道德理想迷失,存在行为失范问题。教学中精神不足,用心不到位。科研上急功近利,不同意从事基础理论讨论,学术浮躁,根基不牢。调查中 39%的学生认为老师备课不仔细,讲课敷衍了事,不能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敬业奉献精神状态不佳。 4.育人意识淡薄 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大学教育不仅要培育学生的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师德建设培育合格人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