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中印谷物安全比较讨论摘要:开放条件下谷物安全已是一个常态化和动态化的问题,谷物安全对于保障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大国的食物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讨论结果表明,我国在谷物方面的安全水平总体说来高于印度,但是近年来呈下降趋势,而印度谷物安全水平却呈上升趋势。本文尝试构建一套评价农业安全的指标体系,并评估我国和印度谷物安奎状况,同时试图提出一个国家层面的谷物安全讨论框架。关键词:开放条件 谷物安全 国际比较一、问题的提出谷物安全一直是国外政界和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我国和印度均为人口大国,其谷物安全状况不仅直接关系两国的食物安全和和国民经济的健康进展,而且对世界食物安全格局有深远影响。因国外理解不一,因此有必要澄清“粮食”与“谷物”两个概念。在我国,粮食包括谷物(主要指小麦、稻谷、玉米等)、豆类和薯类;而国际上“粮食”概念是指谷物。在评价谷物安全时,人们常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框架。fao 认为,“只有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有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膳食需要和食物喜好时,才實现了粮食安全。”基于此,许多讨论常选择自给率、库存消费比、库存率、产量波动率、价格波动率、人均粮食占有率、营养量和贫困率等指标来评价谷物安全,如朱泽(1997)、麦克斯韦(1999)、马九杰(2001)、梅方权等(2024)。从 fao 的定义与相关评价指标可以看出,fao 的评估侧重于谷物的可获得性与营养情况。其优点在于既强调国家层面的谷物安全,又重视个人或家庭层面的谷物安全。但是也存在两方面缺点:一是忽视了谷物的竞争力对保证一国谷物安全的重要性;二是没有考虑到谷物生存进展能力对谷物安全的深远影响。而这两方面对一个国家来说,则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尝试从“产业安全”角度来评价谷物安全。从目前来看,学术界对“产业安全”的含义尚未达成共识,大体可归纳成以下四种观点:一是产业进展观,这种观点认为产业安全是产业的生存和进展不受威胁的状态,如孟刚(2024);二是产业控制力观,该观点强调国家对关系民生的国重要产业拥有控制权,如立(21002);三是产业国际竞争力观,持该观点学者认为产业安全归根到底是产业竞争力问题,如瑞华和广生(2024),四是综合观,该观点是综合前面几类观点而成,如何维达和宋胜洲(2024)。本文采纳上述的综合观点。由于本文的分析对象——谷物属于农业畴,我们力图构建“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