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世界64经济视野左右江老区扶贫产业发展问题调研报告陈洪诚1李毅2(1.百色学院,广西百色533000;2.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崇左532200)【摘要】培育壮大扶贫产业是广西左右江老区脱贫攻坚事业的关键举措。通过对左右江老区扶贫产业进行调查,掌握左右江老区脱贫攻坚的任务措施、发展扶贫产业的对策、成效及存在问题,并深入分析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关键词】左右江老区;扶贫产业;调查;建议一、调研背景、目的1、调研背景。左右江老区属广西西北部,包括百色、河池和崇左三个地级市。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发动了百色起义,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左右江老区是广西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1]广西区党委、政府提出,要突出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每个贫困县重点培育2-5个覆盖面广的特色产业。[2]左右江老区地方党委政府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户就业之基和增收之本。调查了解左右江老区扶贫产业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对下一步推进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2、调研目的。产业扶贫是最根本最长远的扶贫。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即使贫困群众勉强脱了贫,也是非常脆弱,难以巩固成果,极易返贫。课题组基于上述共同认识,为完成课题研究工作,首要工作是对左右江老区扶贫产业体系进行系统调研,以掌握老区发展产业的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问题,分析原因,以提出针对性建议。二、调研时间2018年1月22—2月28日。三、调研对象、内容、方法1、调研对象。百色市旅游局、百色市发改委、凌云县扶贫办、农业局;河池市发改委、河池市旅游局、河池市扶贫办、农业局;崇左市旅游局、崇左市扶贫办、崇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2、内容。一是具体了解制定扶贫产业的政策、扶贫产业的措施、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发展扶贫产业所需的人才类型和需求度。3、调研方法。网络调查。通过浏览百色、河池和崇左三市人民政府网站,以及下属县区人民政府网站,查阅政府工作报告和与精准扶贫相关的文件资料,获得发展扶贫产业的有关政策信息。实地调查。走访各市旅游局、发改委、扶贫办等相关部门,获得有关产业扶贫的措施、成效、存在问题等数据。四、调研结果1、左右江老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河池市下辖11个县(区),其中有7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个是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全区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是广西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3]百色市下辖12个县(市)区,其中有9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个是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百色、河池、崇左三市贫困人口占到广西贫困人口中87%。按照计划,2019年百色市12个县区所有贫困村全部摘帽脱贫。截止2016年,百色贫困人口近100万,河池83万余,崇左市40多万。如百色市目前还有近40万贫困人口,需要重点帮扶贫困户16.3万户共68.2万人。[4]左右江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任务虽然十分艰巨。2、抓住产业扶贫关键。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报告时对百色工作特别提出“希望下一个五年,整个百色地区能同全国一起实现全面小康”的殷切期望。[5]百色老区贫困群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特色经济林、特色种养业、旅游及光伏等作为扶贫产业着力推进。全市2016-2017年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亿元,特色种养业覆盖贫困户24.98万户,覆盖率达81%。崇左市扶持“种、养、贸、游、工”五大扶贫产业。河池市实施“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发展核桃、糖料蔗、桑蚕、蔬菜、食用菌、经济林、特色水果、草食动物生态养殖、水产养殖、特色畜禽养殖等十大产业。左右江老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产业,确保贫困群众有稳定收入来源。3、扶贫产业具有当地特色。“十三五”脱贫攻坚以来,左右江老区各市县区结合当地气候、土壤、资源,积极探索培育稳定的扶贫产业。在对百色凌云县个案调查中发现,该县建立比较健全的特色产业体系,建有县级特色产业有茶叶、油茶、桑蚕、乡村旅游、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