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服装设计论文 【摘要】面对戏曲如此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艺术,戏曲服装设计该由哪里入手进入设计程序?即切入点在何处?这恐怕是在戏曲服装设计时已开始思索的问题。通过对传统戏曲服装的系统梳理,在掌握了戏曲表演基础的情况下,戏曲服装设计师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树立创新意识问题。也就是说,创新意识是戏曲服装设计专业进入设计的切入点。 【关键词】戏曲;服装;设计;创新;要义 “创新”是与传统事物相联系的词汇。指的是有前提地制造,即:在传统事物固有形态基础上的新的制造;这种制造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而不是摒弃或取代。文学艺术作品之中一般都兼有继承因素、制造因素。但凡一切具有深厚艺术传统的文艺形式(诗词、书法、国画、工艺美术、民族音乐舞蹈、戏曲等等),在当代的创作上,均首先强调继承因素。所谓制造,本质地说,应称“创新”。面对戏曲如此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艺术,戏曲服装设计该由哪里入手进入设计程序?即切入点在何处?这恐怕是在戏曲服装设计时已开始思索的问题。通过对传统戏曲服装的系统梳理,在掌握了戏曲表演基础的情况下,戏曲服装设计师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树立创新意识问题。也就是说,创新意识是戏曲服装设计专业进入设计的切入点。 一、可贵者胆 “可贵者胆”是中国画艺术大师李可染的一句名言。借用于戏曲服装创新,十分合适。深谙传统真谛,而又敢于突破传统、发扬传统,确实是需要“胆”的。这里说的“胆”,不是一般意义的“大胆”,它包含了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胆量,二是驱动胆量的真知灼见。戏曲服装设计专业所提倡的“胆”,准确说应叫做“胆识”——这是创新的第一要义。“胆识”之可贵,从道理上人人都懂。戏曲服装创新“可贵者胆”,这早已不是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当代的几乎所有实践家无不一致欣赏梅兰芳等早在 80 年前创制“新式古装”的壮举,称其胆识可贵;同时也注意到梅兰芳因后来体形趋胖,没有在“新式古装”上继续进展、转向对传统服装做精益求精改革的可贵的创新实践。然而,后来者往往缺乏的恰恰是这种极可贵的胆识。在现代剧服装上,囿于一种单一固定的创作模式(整体写实、局部装饰)已经有几十年了。只有现实主义光辉,而缺乏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光辉。许多很优秀的现代剧,舞台上展现的往往是与写实话剧别无二致的写实服装(有一定艺术加工,即经过装饰美化的生活化服装),人物不张嘴,俨然是写实话剧中的角色。对于此种角色制造与外部形象塑造分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