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财务目标层次论及案例分析 摘要:讨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既应考虑财务活动本身的特点,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客观实际,使之具有有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就财务管理目标提出了层次论的概念,并进行一些实例分析,认为不同的企业利益群体有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即财务管理目标的层次论。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层次论;实例分析 1 前言 众所周知,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利。企业一旦成立,就会面临竞争,并始终处于生存和倒闭、进展和萎缩的矛盾之中。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更是面对国际国内竞争的双重压力。因此必须加强企业管理,确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企业财务运行的导向力量,制约着企业财务运行的基本特征和进展方向。设置假如有偏差,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就很难合理。近年来,关于这一问题,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是,讨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既应该考虑财务活动本身的特点,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客观实际,使之具有有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要分层次去理解,去制订。 2 企业员工层次 过去,企业常常忽视企业员工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进展,人力资本的广泛应用,企业员工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可口可乐公司有“为员工服务”的宗旨,摩托罗拉公司对一些基层员工下放一定权力,还有我国著名的“鞍钢宪法”中针对员工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因此,企业员工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于整个企业的生产进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2.1 员工的财务管理目标 总的来说,企业员工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自身收入的最大化。影响企业员工收入的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企业整体运行和盈利状况,这是决定企业员工收入的根本性因素。企业的整体情况稳定,进展态势良好,那么企业员工收入的稳定和增长也有了保障;第二,企业员工在本职岗位的考核标准和奖励措施。一个企业员工根据考核标准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就可以拿到自己的收入,假如他(她)还因为某些行为符合了奖励要求,那么他(她)就会得到一笔额外的奖金,增加了他(她)的收入。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员工为了达到自己的财务管理目标,追求自身收入的最大化,他们会积极地参加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创新中,通过自己的技术创新或者严谨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一方面自己符合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