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论文 「内容提要」本报告基于全面小康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指标讨论,从健康、教育、经济、政治与决策、家庭和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的社会环境六个方面对中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状况进行评估。指出男女两性在不同领域的进展差距,以及不同经济社会进展水平的地区的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程度与差异等。报告表明,经济社会进展并不必定带来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状况的改善。 「关键词」性别平等/妇女进展/评估 1995 年以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的召开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妇女进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全面客观地评估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十分必要,将有助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客观、准确地认识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的状况,明确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应优先关注的问题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基于全面小康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指标体系的讨论,本报告从健康、教育、经济、政治与决策、家庭和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的社会环境六个方面对中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区市)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状况进行评估。 本报告所理解的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性别平等”强调性男女两性在权利、机会、责任和评价上的平等。而“妇女进展”则主要指妇女各方面状况的改善,也包含为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而实行的积极措施。我们所追求的性别平等应该是进展基础上的平等,我们所期待的妇女进展则是平等前提下的进展。 基于上述对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基本概念的理解,本次评估采纳的指标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男女两性权益享有状况的指标,如 15 岁以上人口识字率及其比率、男女在业人口非农就业率及其比率等;第二类是反映男女两性对资源分享状况的指标,如各级在校生的女性比例、各级决策者中的女性比例等;第三类是反映女性需求满足和权益保障程度的指标,如孕产妇死亡率、再婚率等。考虑到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的复杂性和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进展的必要性,在利用上述指标进行评估时,除个别指标外,均以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平等和妇女需求的充分满足为标准,即以男女在权益享有和资源分享上没有差距为 100 分。一个地区无论综合指数排名多高,但只要未达到理想状态,就还有继续推动和进展的空间。在构建综合指数时,对不同类型的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对不同方向的指标进行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