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1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编制办法(试行)一、分析范围(一) 地域范围 覆盖当地城市辖区范围内的各行政区(含开发区等)。当地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尚无法覆盖所有区域的,分析报告的覆盖范围可临时与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相一致,但应在分析报告中予以说明,例如全市、城区(并列进行政区名)等。 统计指标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时(例如,开发统计数据覆盖全市,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覆盖若干城区),应予说明。 统一统计指标覆盖的地域范围曾经发生变化的,在使用时间序列数据或同比、环比指标时,应予说明。(二)房屋类型 兼顾增量房(新建商品房)市场和存量房市场。其中,增量房市场以住宅为主要分析对象,兼顾非住宅(含商业营业用房、办公楼、其他等房屋类型);存量房市场暂以住宅为主要分析对象。 商品住宅各项统计指标和相关分析中,应注明是否包括经济适用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并在各报告期中保持一致。经济适用住房等政策性住房的数据及相关分析要单独加以说明。二、分析内容围绕“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房地产业的进展与当地经济和社会进展相适应,与相关产业相协调”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突出普通居民住房消费,以各城市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等部门提供的其他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住房状况调查、居民住房需求调查等专项调研成果,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现状,全面反映和客观分析报告期市场形势,并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形势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提出下一步的措施及建议。(一)市场现状分析针对报告期市场现状的分析,应兼顾累计数据和报告期数据,以对相关统计指标的分析和解读为核心。要在进行时间序列数据、环比数据 、同比数据等进行清楚陈述的基础上,注重对比分析和趋势分析,揭示数据反映的市场现象和市场进展变化规律。要结合相关讨论成果和本地房地产市场进展现状,科学确定投资涨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等重要指标的合理区间,逐步建立市场预警预报机制,对市场形势做出推断。要采纳图表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增强报告的直观性和可读性。市场现状分析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1、报告期社会经济进展概况。反映房地产市场进展的宏观背景。包括地区生产总值( 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及同比、环比、占比等,下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其变化情况等。此部分数据以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快报数据为准。2、报告期房地产开发情况。可同时作为反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