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基础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进展与特点一、小学教育概述(一)小学教育的概念小学教育即初等教育,或称基础教育,也叫强制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对象一般为 6~12 岁儿童。(二)小学教育的任务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进展的基础。所以,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二、我国小学教育的进展(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至鸦片战争前期(二)近现代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期清末新政的小学教育壬寅学制 1902 年 第一个颁布未实施的现代学制癸卯学制 1904 年第一个实施的现代学制,新学制的开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壬子癸卯学制 1912-1913 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以美国为蓝本(三)当代的小学教育:新中国成立至今1982 年中共十二大“教育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1986 年《中华人民务教育法》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进展纲要》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养的轨道 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管理体制2001 年 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 全国基本普与了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一)教育的特别性(二)教育的基础性(三)教育的义务性(四)教育的全面性第二节 小学的组织与运行一、学校管理概述(一)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纳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和条件,为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二)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三)学校管理的基本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核心)、教务行政管理和总务工作管理(四)学校管理的过程计划(起始环节)、实施(中心环节)、检查、总结(五)学校管理的原则和方法1.学校管理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2)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理论为指导(3)性原则: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与制造性(4)教育性原则:实时体现教育性,处处着眼于育人的行为准则(5)规性原则:编制各种管理计划,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来组织,协调,控制学校的常规活动(6)系统性原则:以实现学校整体目标为主(7)效益型原则: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8)动态性原则:与时调整管理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