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应用 摘要:本文在分析传统案例教学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研讨式案例教学模式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应用。通过研讨式案例学时的合理安排、研讨案例精心选择、研讨过程科学设计,能够将学生从对知识点的理解识记层面提升到运用与创新层面。 关键词:研讨式案例教学;财务报表分析;教学设计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之一,是有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随着时代的进展,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教学需求,需要不断探讨、实践与进展更为适宜的教学方式。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很多学者提出应在《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采纳案例教学模式,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结合示例性案例讲授财务报表分析原理、方法,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案例搜集与选择问题。《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而案例的搜集、选择与设计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主要来源于教材本身以及案例类教材,这些案例都是经过精选,典型且目的性强,但是时效性差,而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往往需要对最新公布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教材提供的这类案例大多是示例性案例,主要针对某个知识点,一般有着明确的结论,需要学生讨论、分析的地方少,难以达到培育学生分析与运用能力的目的。2.互动性问题。传统案例教学模式下,仍由老师支配整个课堂教学,教学重心主要放在财务报表的概念、形式、财务指标、财务分析方法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整个授课过程过于单调,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全程集中,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实务性课程的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与主体作用为出发点。通过对研讨性案例的相关资料搜集、讨论分析和讨论,达到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理论方法运用沟通、分析观点碰撞并形成多元化的结论。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课堂沉默、作业任务搭便车等现象。3.课程安排等其他问题。在《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课堂安排不合理等其他问题。比如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够、课堂授课人数过多、教学场所及环境不合适等,这些也都或多或少会对《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当然,具有充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老师也是顺利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条件。 二、研讨式案例教学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