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食品添加剂的应用 一、引言 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专业自 1995 年开始开设食品添加剂课程,已经有 23 年的历史,与食品工业的快速进展同步。“食品添加剂”课程在第 6 学期开设,32 学时,2 学分,为专业选修课。食品专业学生通过食品添加剂课程的学习,不仅可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和安全性,还能了解检测和监督方法等。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1]。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 23 个类别,2000 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营养强化剂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包括 GB2760(22 个类别)和 GB14880(营养强化剂)[2-4]。我国食品工业持续较快进展,自 1996 年以来,食品工业产值持续位居各工业部门之首,在整个国民经济的进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重要支柱产业。2024 年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已超过 12 万亿元。食品添加剂被应用于各类食品的加工,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进展。该课程是保证食品专业人才培育满足实际行业进展需求的支撑之一。课程教学团队历经 20 多年进展,已编写食品添加剂教材 4 部,参加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项目 6 项,制定地方标准 12 项,参加制定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1000 多项,服务企业超过 1000 家。该团队将丰富的食品添加剂实践经验,总结了案例教学法,包括产品案例法、企业案例法、行业案例法等,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们的认可。 二、产品案例教学法 在课程的一开始,我们会对学生进行“食品添加剂”喜恶调查,大多数同学会表示不喜爱食品添加剂,因为一些不太好的印象。比如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咸鸭蛋中的苏丹红,腐竹里的吊白块,等等。首先我们给同学们纠正的是,所有这些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对“食品添加剂”国家有严格的规定,只有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并根据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添加,才是合法的。当提问同学,哪种食品生产不需要食品添加剂时,大多数同学会回答“水”。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瓶装饮用水主要有:矿泉水、饮用天然水、矿物质水、纯净水等。矿泉水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采集而来,未受污染的,含有一定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