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配置监控管理论文 江苏省滨江临海,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南丰北枯。为解决江苏本地水资源供给相对紧缺、调蓄能力有限的矛盾,从 60 年代初开始,江苏逐步建立以江水北调工程为主线,多水源并举、诸流域互调互济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为了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进江水北调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改变传统调度方式实时性差、主观性强的弱点,省水利厅于 2001 年立项建设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工程。工程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通信传输及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监控系统、综合数据系统、调度运行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 6 个子项目建设。 通信传输及计算机网络系统 通过通信传输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形成以省水利厅为中心,沟通系统地域分中心、工情水情分中心及江水北调一线 7 市水利局,联系全系统 199 个测站,集中与分层、分布相结合的苏北水利信息传输网,实现全区域水资源数据的充分共享,实现苏北水利系统的网上办公自动化。 信息采集系统 工程建成后,将在苏北地区建立起高密度的水、雨、工情自动采集站网,实现天然河道断面过水流量的实量监测。系统选用先进、可靠的传感设备,由现场控制终端(RTU)自动实时采集运行数据,经多种通讯信道,向省中心、分中心定时、不定时上报相关水、雨、工情信息。各分中心收到数据后,进行分析、校验,统一录入水文实时和历史数据库,供用户校核、查询、统计、使用。 运行监控系统 系统建设闸站运行监测监控系统 18 处。在工程现场实时采集、存储运行电量、开关量、温度量等多种数据,部分数据通过网上传至工情分中心数据库和省中心数据库。水利信息网上的用户均可以通过 Web 方式查看工程实时运行状况,并可以设定任意时段,查询工程运行数据及相应的过程曲线。 综合数据库系统 系统建立调度运行系统综合数据库,将采集到的各类数据分层次、分类别进行筛选,及时整理后入库,供调度运行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使用。系统综合数据库与水利厅基础数据库相联,实现资源共享。 调度运行系统 调度运行系统包括:来水预报模型、需水预测模型、实现水量调配模型和在线水流仿真模型。 来水预报模型可根据综合数据,按年、月、日预测江水北调系统中各个区域的各种调度时段的来水量和短期内长江三江营潮位,为科学调度提供来水预报信息。需水预测模型可以按不同条件,模拟出各受水区的需水量和需水过程线,为科学调度提供需水预测。实时水量调配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