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再生施工工艺 冷再生质量控制一、冷再生施工工艺:1、先将逐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9cm)全部铣刨掉,并在东半幅最东侧存放;2、然后西侧车道铣刨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18cm),并在东半幅存放。(进行配比试验确定水泥添加量)3、刨松西侧灰土基层(25cm)并清除外运。原槽重型碾压(压实度大于 95%。)4、将东侧冷再生骨料向西侧回填,机械找平,并进行轻型碾压,摊铺 4%-5%水泥,进行第一部冷再生控制厚度 25cm。5、洒水养生冷再生基层,达到 7 天龄期后,将东侧剩余骨料均匀摊铺在冷再生基层上。(进行配比试验确定水泥添加量与碎石添加量);对东侧车道摊铺 4%-5%水泥,进行冷再生(18cm),洒水养护不少于 28 天。6、西侧车道第一部冷再生达 28 天龄期后,依据试验配比添加碎石,并整平进行轻型碾压,摊铺4%-5%水泥,进行第二部冷再生控制厚度 20cm,洒水养护 28 天。7、西侧车道第二部冷再生达 28 天龄期后,主路主路洒布乳化沥青水封层(厚度 1cm)机械摊铺粗粒式沥青砼(AC-25) 6cm+中粒式沥青砼(AC-16)4cm。8、清理现场并开放交通。 冷再生质量控制1、 接缝再生施工时应考虑两种接缝:与道路中心线平行的纵向接缝和与道路中心线成适当角度的横向接缝。A、 纵向接缝再生机的工作宽度一般小于道路或行车道的宽度,因此,全幅路的再生需多次作业,从而导致数和相邻作业面间的纵向接缝。需要沿整条纵缝有一定的重叠量以保证相邻作业面间纵缝的连续性。全路宽再生所需的作业次数以与每条纵缝的位置受下列因素影响:——具体施工中所用的再生机型,特别是转子的工作宽度。——相邻作业面间的重叠量不小于 10cm。路面越厚,重叠量越大;材料位度越粗,重叠量越大。——被再生道路的宽度与断面情况。——纵向接缝的位置应尽量避开缓慢行驶的重型车辆的轮迹。良好的重叠接缝对再生层的最终性能有重要影响。施工时应通过在现有路面上喷涂醒目标志或架设基准线的方法建立导向提示,帮助驾驶员正确操纵再生机,避开相邻作业面间存在未再生的夹带。B、 横向接缝因每次施工开始或终止而形成的横穿作业面的横向接缝是不连续的。每次停机,即使是仅需几分钟用于更换罐车,也将形成一个严重影响再生材料均匀性的横缝。因此施工中尽量减少停机现象,在不可避开的情况下,应对所形成的横缝进行仔细处理。——再生施工开始时,所有开始步骤必须严格依次进行,特别是稳定剂管道或水管的排气程序。所有气体必须在液体到达喷洒杆前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