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资本比率评估 依据现行监管条理,资本比率不达标的商业银行不具备股票公开发行及上市条件。尽管现行证券市场监管条例未明确规定资本比率严重不达标的上市银行是否应当做特别处理,但是,它们显然应当依据审慎原则被平等地视为丧失上市条件。 然而,上市银行资本基础和资本比率是最复杂的上市公司价值评估问题。其复杂性在于,围绕商业银行资本基础和资本比率存在两个标准,即作为国际标准的《巴塞尔协议》和作为国内标准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国内标准”)。国内投资者被告知,关于商业银行资本标准,中国已经全面接受了《巴塞尔协议》的影响,换言之,在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之间不存在差异.糟糕的是,这可能是当前证券市场最严重的误导性宣传。实际情况是,商业银行资本基础和资本比率的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存在重大差异。由此导致的结果令人吃惊,根据国内标准衡量,深进展是资本比率唯一不达标的上市银行根据国际标准衡量,5 家上市银行的资本比率均存在不达标的问题。 不言而喻,上市银行资本比率不达标注定要影响到市场价值。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不得不承认根据目前股票价格计算的上市银行市场价值被严重高估,而伴随股票价格的下跌,目前持有银行股的投资者将付出代价。 围绕资本基础标准的“中国特色” 先有不达标的资本基础,后有不达标的资本比率。上市银行资本衡量必须从资本基础开始。没有比现行商业银行资颈曜急旧泶嬖谥卮笕毕莞愀獾摹S牍时曜枷啾龋谙中凶时净”曜记∏〈嬖谧帕钊送吠吹闹卮笕毕荨?/P> 所谓资本基础是指衡量商业银行资本比率的基础。国际标准——《巴塞尔协议》为银行设定的资本基础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其一为核心资本,由实收股本和公开储备构成,其二为附属资本,由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构成。 国内标准原则上接受了《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基础包括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两个组成部分的规定,但在资本基础的具体构成上有明显不同之处。其_表现在核心资本中不仅包括实收股本和公开储备,而且包括透明度不高的未分配利润和纳入银行合并报表的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其二表现在附属资本除包括普通准备、重估储备、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之外,还包括优先股,但不包括未公开储备。 不难看出,围绕银行资本基础的衡量标准,国内标准的“中国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核心资本中包括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东权益,二是在附属资本中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