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物质空间形态讨论 摘要:吉林省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空间形态尚处于建设形成过程中。本讨论基于深化剖析吉林省特色科技创新小镇在空间形态构成方面的建设现状及特征,通过对合心轨道交通文化特色小镇及集安清河人参特色小镇的案例分析,详细了解特色科技创新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在空间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空间特色构建、项目建设落地、区域空间延展及空间功能复合等四大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要素;空间布局形态 1 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形态要素特征分析 1.1 相关概念。空间是指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1]。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是指在规划面积内各种物质要素组合而成的承载人居、产业活动的载体[2]。空间布局形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小镇空间用地、道路肌理、建设界面以及生态资源,是特色小镇空间布局形态的影响因素,又是构成特色小镇空间布局形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3]。1.2 构成要素特征。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的空间构成主要通过空间布局手段实现,将小镇的功能划分、主题彰显、道路肌理、建筑布局、景观环境营造等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组织和规划,主要体现以下三点特征:立足特色科技创新主题。特色科技创新小镇多立足特色科技创新主题,针对小镇的科技创新模式、特色文化传统和未来主导进展方向,筛选、提炼并确定相适宜的建筑风格、环境风貌,并根据小镇风貌控制要求,落实总体性的概念设计方案和重要节点的意向效果,塑造完整、连续、有辨识性的小镇形态风貌[4]。强化功能整合与叠加。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的空间布局立足各项功能定位,进行功能空间形式的细分,并根据复合集约利用的导向,将其中可整合、叠加、聚集的功能空间类型进行归并设置,采纳复合型建设方式,以期达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场地利用与交通网络建设。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布局应因地制宜,多利用场地环境特点,如河流水系、山地、平原等场地,依托用地开发现状及资源环境,组织安排相应的功能活动。同时特色科技创新小镇要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能够实现城乡区间多向流通的无障碍性。 2 特色科技创新小镇空间土地利用现状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进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5]。特色小镇与传统园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构建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比传统园区具有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