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论文 一、我国环境与资源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追求 GDP 增长的同时,环境一直在默默承受着经济进展所带来的沉重负担。工业污染、洋垃圾的流入和处理、水污染、空气污染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沱江特大污染事故”、“福建屏南环境污染索赔大案”、“松花江水流域污染”、“太湖蓝澡”、“塔斯曼海轮污染案”等一系列危害环境的典型事件。 (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1,大气污染状况。伴随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猛进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由于我国以煤为主要能源,大气污染物中烟尘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大部分来源于燃煤,使得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城市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2024 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2588.8 万吨烟尘排放量为 1078.4 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 807.5 万吨。全国酸雨发生频率在 5%以上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 32.6%,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区域占国土面积的 15.4%。经济的进展离不开能源,因此,控制煤烟型大气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重中之重。同时,2024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 4985 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汽车1399 万辆),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以北京市治理大气污染为例,北京市各级政府大力加强城乡绿化、植树造林,实行各种措施防沙治沙,并率先在全国实施国 IV 排放标准(相当于欧 IV标准),使得北京“蓝天”纪录不断刷新,空气质量也得到了改善。这是北京市投入大量资金、付出了不懈努力的结果。北京市政府对大气的治理工作可说是一个榜样。然而,相较于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其它城市却很难复制它的治理模式。大气污染治理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以小的代价取得合适的效果。 2,水体污染状况。我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的 745 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I-III 类,IV、V 类,劣 V 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 40%、32%和 28%。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氨氮。七大水系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太湖、滇池为劣 V 类水质,巢湖为 V 类水质。2024 年,27 个国家监控重点湖(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湖(库)2 个(占 7%),Ⅲ类水质的湖(库)6 个(占 22%),Ⅳ类水质的湖(库)1 个(占 4%),Ⅴ类水质的湖(库)5 个(占 19%),劣Ⅴ类水质的湖(库)13 个(占 48%)。其中,巢湖水质为Ⅴ类,太湖和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