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作现实主义价值讨论论文 中国电影的历史是时代变迁造就的阶段递进的历史,与艺术的演进和时代人心的起伏息息相关。在形成中国民族电影传统的轨迹中,在追寻中国电影重要阶段的标志性作品中,夏衍电影创作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存在。本文正是从梳理中国电影的历史进程、放眼时代风潮的起伏变化中考察夏衍电影的价值与意义。 谈论夏衍的电影剧作,和通常意义上的创作讨论不同,因为夏衍创作已不是孤立的作家创作,他的作品包容了远为广泛的时代风潮和历史机缘,就历史价值而言,他是一个时代潮流和历史进展要求的代表。在中国社会重要历史转折阶段,夏衍以其出色的创作成为中国电影的标志性存在。 夏衍电影创作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中国现实主义艺术的提倡和丰富化。现实主义电影是中国电影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重要传统,在中国电影近百年历程中,只有 20 世纪 80 年代的第五代电影的“影像美学”运动可堪比拟,夏衍在提倡和推动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运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一生最为优秀的剧作都是与现实主义精神紧密联系的。 一提倡之功 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种观察社会、理解人生的思想方法,而在美学形态上则与纪实美学互为体用。在中国电影的进展演变中,第一个成为具有历史美学价值的就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现实主义电影。但现实主义的出现却和时代潮流与左翼提倡密不可分。从时代进展的背景来观照,20 世纪 20 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曾有一次比较兴盛的“热潮”,在电影数量与电影类型上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舶来的新型“娱乐”艺术从简单模仿、缺乏影响力到开始有了自己的市场位置和艺术号召力。不过,这种“热潮”对电影本身而言固然难得,却只对社会起了某种观赏作用,也只是被人们认可为一种新的玩意。整个 20 世纪 20 年代风云迭起的社会浪潮,在电影的表现、观念和电影人的创作上都没有明显的呼应,反倒是避世的情绪、追逐商业利润的本能、制造功利风潮的热情直露而明显。所以,20 世纪 20 年代电影的创作风貌对于整个中国电影的进展而言只能算是初级阶段,或称之为初期中国电影的简单阶段,独立品行的中国电影进展还有待来日。20 世纪 30 年代才是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兴盛与高潮时期。因为,从简单的散乱形态到较为严整的电影形态,从没有独立的美学价值到初步奠定自己的美学轨迹,20世纪 30 年代中国电影才是第一个重要的电影阶段。认清这一背景,对于理解以夏衍为代表的左翼电影运动和现实主义电影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