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特效的矛盾与策略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电影是传播内容与媒介渠道的有机综合体。作为最古老的电子媒介,电影的内容与内容载体、传播渠道之间的关系之密切、复杂超过了过去任何一种内容与载体的关系。因此,麦克卢汉所谓“媒介即讯息”的工具主义立场似乎在电影媒介中有着更为鲜亮的体现,电影这种媒介载体对内容的塑造和影响是既深且远的,这种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媒介本身成为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现蒙太奇开始,电影的一次次飞跃也正是与电影特效的进展相伴随的。从梅里爱到卢卡斯,从斯皮尔伯格到卡梅隆,特效不仅成为了众多电影创作者艺术表达、内容叙事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极大推动了电影市场的进展,成为了众多受众的主要观影诉求之一,甚至特效已经成为了内容的一部分,成为了电影创作的一项重要分工,与内容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受众的符号消费与体验。电影特效从梅里爱时代开始形成,跨越了早期的停机、叠印、两次曝光等简单特效,走过了停格动画和幕布技术的早期阶段,经历了微缩模型拍摄、正投技术、运动控制摄影机系统、动格技术、2D 技术、电脑绘图与特效仿真处理等技术百花齐放的逼真再现阶段。时至今日,电影特效已经全面进入到了数字时代与 3D 时代,特效技术在成就创作者想象力的同时,也建构出了新的电影内容、电影市场和受众体验。因此,当下探讨电影进展,就不能离开既是工具又是内容组成部分的电影特效的意义和影响,沿着这一电影进展趋势进行探究,才能更深刻洞察未来的电影产业与市场轨迹。 一、特效电影的艺术魅力与市场魅力 影视美学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打造一种情景交融的视听体验,实现客观美与主观美的有机统一,通过再现和体验等方式使受众直接复制画面于脑海,或者参加体验形成感官刺激。这种对内容作品的新的识读方式恰恰构成了电影区别于其他文本内容的主要特征。也正由此,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语言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建构了一种超越一般文本内容的复杂创制体系——内容与形式、技术与资金、商业与艺术、作者与受众对立统一的复杂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电影特效一直是使电影变得更美、更具魅力的重要推动力。所谓特效,即是指特别视觉效果,过去,很多无法通过直接拍摄获得的画面便可以通过特效来完成;如今,特效的含义已经大大延展,比如,一些复杂场景若能够通过特效完成就可以降低现场布景的难度,减少对实景、服装、化妆、道具等的依赖,有些高难度、高危险性演员表演的画面可以通过特效处理来替代或者降低演职员的危险,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