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四川农业大学精品课程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四川农业大学精品课程_第1页
1/12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四川农业大学精品课程_第2页
2/12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四川农业大学精品课程_第3页
3/12
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自然、社会、经济2.1 土地资源自然要素分析2.1.1 气候要素特征分析气候要素:主要是指地球表面至 10000-12000m 高空以下的对流层的下部,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量等)和物理过程(升温、蒸发、焚风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1、太阳辐射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它是地球表面土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的能量基础。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多在 355-1003kJ/cm2 以上,由于受纬度、海拔、云雾等影响,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略大于纬度区,高原区高于平原区。我国西北高原区 586-670kJ/cm2,东部平原区 502-544kJ/cm2,西藏高原 670-837kJ/cm2,四川盆地小于 418 kJ/cm2。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和四季变化,导致太阳总辐射量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光照和热量是土地资源形成和进展过程的两大气候要素。光照对土地而言,主要是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1)光照强度是正常人眼对 0.4-0.7um 可见光的平均感受程度(用 hr 表示)。由于作植物体的干物质总量中有 90%-95%来自于光合作用。太阳的光照与作物关系密切,大多数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反映光照强度使用日照时数表示,我国平均全年 1200-3400h。日照时数的分布与太阳总辐射分布相似,由东→西,由南→北,低→高(2)光照长度(日长)——它是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没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日长随季节、纬度不同变化着,这与作物引种关系密切。长日照作物:小麦、油菜短日照作物:玉米、棉花(3)光照质量——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部分的比例。光照质量好→作物质量高,颜色鲜,果实大。对工农业均有影响。(4)光热能:主要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a)太阳每年投射到地球表面的总辐射能(按左大康经验公式计算):R=(Q+q)(a+ bnN )R=(Q+q)(a+ bnN )式中:R---太阳总辐射能(kcal/cm2/year);Q----直接辐射能(kcal/cm2/year);q----间接辐射能(kcal/cm2/year)a=0.248;b=0.752; a+b=1; n---太阳实际照射的时数;N---太阳辐射总时数。(5)光合有效辐射能(Qq) :即能够直接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波段的能量,主要在 0.38-0.71nm 之间,大致相当于蓝绿-黄红波段。光合有效辐射能占总辐射能的 5%。由光热能指标大约可以推算出植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四川农业大学精品课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