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孕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关键词:艾滋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在临床工作中,对艾滋病患者多一些关爱,即做好心理护理,是预防 HIV 进一步传播的有效措施。方法对 HIV 感染者做到热情、耐心、细致、解释、安慰、同情、关怀、体贴、不卑视,使患者感到尊重和关爱,让其对医护信任满意,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结果解除 HIV 感染者焦虑、紧张、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结论预防未感染的人感染 HIV,减少 HIV 感染进一步在人群中传播,让艾滋病人及家属对艾滋病有一般的了解,对生活的一般接触能否传染艾滋病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消除恐惧的心理,减少感染危险的个人行为,免受艾滋病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艾滋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是指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以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达到身心康复的一项工作[1]。近年来艾滋病的传播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据专家估量假如控制不好,到 2024 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有 1000 万[2]。现在认为 HIV 是一个行为疾病,即艾滋病不能仅仅看成一种纯粹的躯体疾病,其间牵涉到诸多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艾滋病存在某些心理问题,故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及艾滋病卫生宣传,是降低/改变危险行为,预防和减少艾滋病在社会上传播的有效措施。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 2024 年 1 月~2024 年 12 月共收治艾滋病孕产妇 5例,其中 4 例均是 G1P0 孕足月入院待产,需实验室检测确诊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阶段/感染者,1 例是 G2P1 孕足月待产,需实验室检测确诊为艾滋病(AIDS)阶段/病人,这例孕妇已有临床表现:面部、胸部有带状疱疹。通过对 5 例产妇的护理,我们发现她们及家属对艾滋病的认识还处于非常表浅阶段,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识更是模糊,正因为艾滋病知识的缺乏又加剧了一些人对艾滋病的卑视与恐惧心理,这种低知识水平状况造成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因此,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全面宣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消除盲目恐惧卑视与偏见,才有利于艾滋病的防治和社会的安定。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贯穿住院全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语言对病人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心理效应方面,良好的语言修养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本需要,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3]。在与产妇及家属交谈中,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并注意语气、声调、音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