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一、背景与环境苏州市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国第二,人均 GDP 达到 15000 美元,为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业进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内在需求。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区三城”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为苏州市信息化进展提供了宽阔的进展空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进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将使苏州市信息化建设迎来高速进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苏州市信息化建设必须顺应全球信息化进展趋势和基本规律,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把信息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明确进展目标和思路,实行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智慧苏州”建设,使信息化成为苏州在新一轮技术革新浪潮中占据主动,赢得先机。(一)背景1、信息化是苏州建设“三区三城”的必定要求建设“三区三城”是苏州市“十二五”进展的总目标。“三区三城”中的“三区”是指科学进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和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三城”是指高端产业城市、最佳宜居城市和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此外,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到 2024 年苏州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现代服务业的进展。这些都离不开信息化。实践证明,信息化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落实科学进展观的重要举措。没有信息技术支撑的制造业难以成为先进制造业,没有信息技术支撑的服务业难以成为现代服务业,没有信息技术支撑的管理难以成为科学管理。信息化可以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加快自主创新速度。信息化是推动健康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进展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条件,是促进旅游业进展、文化繁荣的有力手段。2、信息化是苏州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必定要求推动信息化是推动苏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调结构、转方式”是苏州“十二五”进展的主线。当前,苏州市正处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新的进展起点上,全面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转变苏州市经济进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有利于发挥信息化的带动和渗透效应,加快构建以信息化为支撑、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进展,带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创新,提升传统产业能级,催生新兴产业门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有效整合全市产业进展资源,率先探究出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3、信息化是苏州改善民生的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