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财经类高校法学教学模式思考

财经类高校法学教学模式思考_第1页
1/11
财经类高校法学教学模式思考_第2页
2/11
财经类高校法学教学模式思考_第3页
3/11
财经类高校法学教学模式思考 [摘要]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理念和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教学结构及程序。财经法学的教学理念是先进的,但依据此理念而产生的教学模式的现实效果却不理想。通过对目前财经类高校法学教学模式的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关键词]财经法学;教学理念;教育模式;教学目标 一、矛盾:供给与需求之间 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2024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 834万,比 2024 年增加 14 万,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法学专业以较低的就业率连续三届成为就业红牌专业[1]。据笔者了解,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思路一般如下:首选是国家公务员,这是学生理想的就业途径;其次是考讨论生,但是除了一些有恒心肯吃苦能够坚持到底的学生如愿以偿继续深造外,更多学生只能无奈接受落选的现实;最后的途径就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从事律师、法务行业。这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考试对于那些“轻松一学期、紧张一通宵”的学生其结果可想而知。但是现实中却有另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国的金融、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急需大量高层次的法律人才。一方面是财经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缺乏适格的人才,这种矛盾局面横亘在我们面前,作为一名致力于财经法学的教育者不得不陷入反思。 二、困窘:现实与理想之间 财经法学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其教学理念主要在于拓展法学的触角与视野,交叉互补经济学与法学,兼容法学理论与财经实务。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培育出既精通法学理论和法学基础知识,又熟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还有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背景的应用型经济法律人才。毋庸置疑,财经法学的教学理念是先进的,有其独立存在和进展的价值基础。教学模式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在某种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所实行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程序。我国财经法学的教学模式是秉承其教学理念而确立的。成功的教学模式应当可以造就令人满意的就业率。铁一般的事实已经证明,经过数年的探究,目前我国财经法学教学模式的现实结果难如人意、令人堪忧。 三、障碍:授方与受方之间 学校教育通常有两方主体构成:老师方与学生方,即授方与受方。师生关系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是教学模式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运用的最直接的体现。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教育传统以及老师与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顺理成章地形成了以授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财经类高校法学教学模式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