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文化和心理环境设计摘要:人性化设计和个性化设计在当今环境艺术中十分重要,在设计中体验的不仅是“理性空间”,更是“心理空间”、“情感空间”与“诗意空间”,需要更多地从内心深处的体验出发,把握其心理因素,注重传统文化心理的融汇及设计要素与人的心理、生理特征的结合,真正实现“绿色”设计。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设计作为一个与人们生活、个性密不可分的设计领域也已获得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人性化设计以及心理环境设计为主要探索路线,从更本质的角度对室内空间的特征进行分析。关键词:人性化设计,心理环境设计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周围生存空间的环境品质。室内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提高室内环境的艺术性以及技术性,就成为了衡量现代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同时,相比于建筑的室内外环境,室内环境相对比较而言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容易为人们所控制和改变,更能体现出主人的爱好、意愿。因此,室内设计作为一个与人们的生活以及个性都密不可分的设计领域,也就获得了设计师们的广泛关注。人们都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善环境、提高自己生活质量,于是室内环境的质量问题也就随之敏感起来了。人们可以使环境发生变化,同时这些受人们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环境,也会反过来对行为的主体——人产生影响。当人们处于室内环境的之中时,人的行为、心理同时都处在于室内环境的影响之中。而室内环境所提供的氛围却不仅仅作用于人的外在,更重要的是它也同时影响着人的心理,以此左右着人们的行为。例如,人们设计从而创造了简洁、明亮、高雅、有序的办公室的内部环境,相应地这种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有着良好的心理感受,就能使人们更文明、更有效地进行工作。所以,室内设计不仅要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人们喜欢的、愿意停留和驻足的生活环境;一个能给予人视觉上和心理上,乃至行为上更具享受性的空间环境。 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显得有些缓慢,由于我国室内设计起步比较晚,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认知程度并不是很深,甚至还出现了一定的人才供应缺口,面对高速发展的行业,人才供应出现较大缺口,2005 年,全国室内设计存在 40 万人才的缺口。这种现象直接带来的就是设计风格互相效仿,让原本充满活力的设计变得没有了丝毫的生机,直接的影响了室内设计的品质和与设计直接挂钩的施工质量。由于很多设计师也看到了这一点,为了迎合客户的心理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