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题 报 告TRIZ 理论在校园自动售货机设计中的应用 一、论文结构1.1总体结构的设想毕业论文总体结构将由如下四部分组成:1. 导言部分,包括本次研究的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2. TRIZ 理论的概念、内容、作用及影响。3. 校园自动售货机调查与研究。4. 论文总结。1.2主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在 TRIZ 理论应用方面有待发展,运用到校园中也是其中一个可行性与创新性足够的例子。对自动售货机自身的发展史进行总结研究,了解不同时期的自动售货机的不同形式及进化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 TRIZ 理论的技术系统进化原理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专利的调查总结,得出自动售货机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程度,并根据技术系统进化模式,对今后核心技术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然后,对自动售货机的功能加以介绍,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现存的问题,运用 TRIZ中矛盾矩阵与 40 条发明原理,结合产品设计相关理论提出解决方案。1.3 预期的创新点1. 校园自动售货机用户调查,建立用户模型。2. 整合 TRIZ 理论的应用方式,将最有效率和创新的方法应用到校园售货机设计中,增强设计的创新性。二、文献综述2.1 TRIZ 理论的概念、起源与发展TRIZ 的俄文拼写为 теории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 задач ,俄语缩写“ТРИЗ”,翻译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其英文全称是 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缩写为 TSIP,其意义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1946 年,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kh Altshuller)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成千上万的专利,他发现了发明背后的模式并形成了 TRIZ 理论的原始基础。在阿奇舒勒(G. S. Altshuller)的领导下,前苏联的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 TRIZ 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 250 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 TRIZ理论体系。21 世纪,每个国家都不可能离开全球市场而独立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就必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而成功生存的法定就在于创新。国家主席胡锦涛于 2006 年 1月 9 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了中国未来 15 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 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