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产业外部环境分析随着我国经济进展中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钢铁产业的进展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环境,对讨论和提出新阶段我国钢铁产业进展、结构调整的思路与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影响1.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制造业转移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公司、大企业的兼并、购并、强强联合的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二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在进展自身主导优势产业的同时,主动向海外特别是进展中国家转移非核心产业。目前,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轻加工组装业已基本结束,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重点已经转到比较复杂的成熟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和非核心技术的零部件或配套产品。由于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向我国转移石化、钢铁、汽车、有色金属、装备制造、船舶、纺织等制造业的步伐日益加快。同时,我国各地区承接与吸收这种产业转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制造业转移,将对以钢铁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以及装备制造业产生较大的刺激和市场拉动。因此,钢铁产业应从“全球视野、超前思维”的高度,把握制造业转移给本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促进钢铁产业的健康快速进展。2.国际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从世界范围内看,钢铁工业存在生产能力过剩、国际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在发达工业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钢铁工业进展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强。为了缓解上述矛盾,一方面,美国、日本、欧洲以至韩国加快了向进展中国家转移钢铁工业的进程。近几年来,由于我国钢材消费量大,需求旺盛,加之许多地方政府对外资提供减免税收、土地批租、七通一平等优惠政策,因而中国成为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如 90 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著名大型钢铁企业——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在中国已投资建立 8家合资的钢铁企业,钢材生产能力已经超过 100 万吨;另一方面,欧、美、日等国的钢铁企业联合、兼并重组浪潮此起彼伏。国际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正在和将要对我国钢铁产业进展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外国钢铁企业进入中国,在给带来资金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