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小学教育写作课程教学探究 摘要:“写作”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对于培育学生的写作素养、职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写作”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楚、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偏向文学写作、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单一等。因此,在新形势下,该学科的教学一定要面对专业培育的对象,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小学教育;写作;教学改革 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的有用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大趋势》一书中指出:下一个世纪五件最重要的事情,有一件是“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能。”而这里的“写”的技能即是写作能力。可见,写作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进展的趋势,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写作”课程应该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准确定位“写作”的课程目标 小学教育专业的“写作”课程不同于中文系的“写作”课程,中文系的“写作”课程对学生的文学功底要求较高,而且课程内容以文学文体的写作为主。因此,在课程目标的定位上应该将此区别开来。基于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以及该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我们可以将“写作”课程的目标定位于对本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包括“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其中,情感目标是指通过“写作”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写作”有正确的认识和情感态度的目标。目前绝大多数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都片面地认为“写作”就是写作文,对“写作”的学习有抵触或恐惧心理,学生的这种认识和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态度,也影响了“写作”课程教育价值的发挥。因此,树立学生正确的“写作”课程观,让学生对“写作”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也应该是“写作”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写作课程”的知识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对写作课程的学习,应当掌握的“写作”理论知识,包括写作的基本原理;常见文体的写作特征、写作要点及格式法律规范;专业类写作文体的写作要点与写作法律规范。“写作”课程的能力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撰写学习、生活、工作中常用的应用文体或专业文体,并且能够根据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