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探究 [提要]本文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市场和技术两个中介变量在高技术服务业提升制造业效率传导机制的存在性,并针对不同要素类型和不同区域制造业进行相应分析。讨论表明:高技术服务业的进展对不同要素制造业升级起到推动作用,市场在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技术中介变量不显著。 关键词:高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升级;中介效应;价值链 一、引言 中美贸易战使我国低端制造业陷入了困境,尽管从外因上讲是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带来外部需求减少、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内宏观政策调整等多重压力叠加导致的,但究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我国制造业内部自身结构上存在较大问题。因此,中国制造业要走出困境,必须从过去片面注重生产环节向“研发”、“服务”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转变,必须高度认识高技术服务作为知识创新的制造者、传播者,通过与制造企业的相互接触,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 进展中国家参加全球价值链后的进展轨迹主要有两条,而两条路径的起点和终点一致,都是从 OEM 最终走向 OBM。OBM 被认为是最有利可图的部分,相对于 OEM,其位置决定了 OBM 需要更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技术能力。对于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国家或地区,其路径一般从贴牌加工(OEM)开始,再通过全球物流契约( GLC ) 的 进 展 , 实 现 市 场 扩 张 , 提 升 到 自 主 品 牌 的 制 造(OBM)。对于技术能力较强的国家或地区,从贴牌加工开始,通过逐渐加入自行设计制造(ODM)模式,技术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通过市场的扩张,最终实现自主品牌的制造(OBM)。目前,从价值链视角看待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推动关系的文献并不多,刘明宇等(2024)通过 MRO 和 CRO 的案例分析发现,企业以关系性和结构性两种方式嵌入到制造业价值链中,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进展,最终实现产业升级。关系性通过信息交换和知识分享提高价值链的整体效率。结构性嵌入生产服务的效率提升也与技术水平相关,同时也需要一个政策的推动。刘斌等(2024)从微观层面运用投入-产出法考察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制造业服务化提高了企业在价值链体系中的分施工场地位。(图1)为检验相应的路径讨论,本文在面板数据模型中引入市场与技术两个中介变量,试图对目前细分产业提出有效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径。 三、讨论方法、计量模型与变量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