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论文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育教学促进作用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途径和方法。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 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 12.6 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 碍 者 达 到 20.23% ; 更 有 资 料 表 明 , ” 在 我 国 80 年 代 中 期 ,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 年代上升到 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进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 现代大学生的特别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 2.2 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2.3 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养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3.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 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 3.2 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