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摘要:构建适应高校中外合作特色化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本文从构建逻辑的起点是为什么做,逻辑过程是如何做,逻辑结果是做什么。从体系建立的框架结构,即管理体制、指标体系进行阐述,提出管理体制创新,指标体系综合的观点。从实现方式上,提出中外合作体育教学既有普通体育教学的普适性规律,也存在其自身特点,评价内容、方式、反馈也要遵循其自身规律。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随着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得到快速进展,不仅规模不断扩大,合作方式也呈现灵活与多样,如学制划分的2+2、3+1,文凭认证方式、学分互认(部分学科或全部学科)等等。可以说,中外合作模式正成为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引擎。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全面型人才”培育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而中外合作项目体育教学既有泛体育教育普遍规律,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教学质量提高不仅能推动大学生身心全面进展,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外体育文化沟通,推动教育国际化步伐。基于此,建立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化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反馈等多方位入手,不断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对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逻辑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不仅适用有形产品,也适用教学这种无形过程。教学质量保证是促进这种无形产品持续保持生命力的前提。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就是要保持教学过程始终处在高质量运行状态,其首要解决的就是为什么做、做什么及如何做的问题,也就是其逻辑起点、过程以及结果。从逻辑起点来讲,教育首先是“培育人的社会现象,它通过传递精神,传递知识将自然人变成社会人”。“评价”就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评判活动,而客观、真实、科学的评价才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评价是基础,由多个评价通过系统化组合与运行,通过科学化权重分配,通过综合性的要素集合并给予其固有的职责就形成了体系。然而在一段时间内,缺乏对教育或者教学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引导,凭感官印象,唯客体成绩,重结果而轻过程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在体育教学方面只注重外表的整齐划一,不注重个性进展;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资质的学生;体育教学的特别规律得不到发挥等等问题,都促使我们必须要建立一套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