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老师队伍建设影响讨论 高校体育老师队伍的素养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强化高校体育老师队伍建设,对高校实现体育教育目标、完成大学人才培育方案、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都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体育老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校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制度环境、精神环境,指的是高校体育老师在校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及其他工作的外部条件要素及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现象,这些环境是影响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的重要因素,影响高校体育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1.高校体育老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1老师知识体系不完善,相关培训较少。在高校体育教学领域,不少体育老师受传统教育影响,自身的专业知识面非常狭窄,相关的人体科学及理论知识较为欠缺,综合知识体系不完善。此外,由于高校体育老师普遍缺乏进修培训的机会,名额非常少,严重影响高校体育老师师资质量的提升,严重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1.2老师参加科研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受到主观、客观条件的影响,自身参加科研的积极性欠缺,科研条件也很有限,体育老师整体的科研意识较为淡薄,科研能力整体偏低。高校体育老师在科研过程中大多集中在应用层面的讨论,少有具备创新视野的讨论行为,这也严重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1.3老师评价体系不科学,道德素养有待加强。尽管以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来评价老师工作初衷是为了加强体育老师的自身理论素养,但这种以科研项目及成果的评价机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研偏好和简单量化教学成效的倾向。有些高校体育老师在此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甚至有的体育老师不重视教学工作。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加上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有的高校体育老师在金钱面前理念信念发生了动摇,主要精力也偏离了日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校外做起了兼职,教学工作责任不强,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整个高校体育老师队伍的形象。 2.物理环境对高校体育老师队伍建设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物理环境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环境类似,主要是指打上人类烙印的人工物理环境,比如学校周边的地理位置、校园绿化、教学场所、教学设备等。这些年来,于条件的改善,各高校院校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潜移默化地积极影响了高校体育老师的进展。学校体育场所、体育器材等校园硬件物理环境由于高校扩招、在校生增加、资金投入不到位,部分高校已经难以满足日常体育教学、科研需要了。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