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建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建议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让学生养成耐心、专注、坚持的良好品质,这不仅对学生当前专业学习大有裨益,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进展。文章以高职机械制造专业为例,首先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分析,随后就如何在机械制造专业创建工匠精神校园文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机械制造专业;工匠精神;校园文化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育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素养人才。但是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只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应用情况,而对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则缺乏重视。工匠精神包含创新、敬业、细心等基本内容,将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让高职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并且在本职工作中不断创新制造,发挥个人更大的价值,为推动制造业进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喜爱不断打磨自己的作品,追求精益求精、日臻完善,对作品的细节有着极致的要求。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专注。古语云“术业有专攻”,只要选定一份职业,就要兢兢业业、专注对待。特别是对于机械制造专业来说,对机械产品的细节有较高的要求,一些精密产品需要将误差控制在 1 毫米甚至是更小范围内。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着眼于细节,并且保持专注、执着的心态,心无旁骛,才能根据要求完成任务。(二)创新。在万众创新时代,不断对现行的技术、工艺进行改良,是行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也要积极寻求创新,敢于打破常规。(三)精益。工匠精神,追求的不仅仅是从“0”到“1”的突破,更是从 99%到 99.9%的提升。就学生而言,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实践工作,都要追求精益求精。(四)敬业。爱岗敬业是任何行业的从业者最基本的要求。学生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职业,职业要求就是仔细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 二、机械制造专业创建工匠精神校园文化的价值分析 (一)激发了老师工资积极性和教学责任心。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进展,需要各方各面的不断努力,尤其是师生的不断努力,从而在逐步地协同进展过程中增加院校师生的文化素养。学校的进展归根到底就是需要师生的不懈努力,为高职院校制造无形的文化资产,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让学校的师生死心塌地为院校文化建设的进展奉献自己的力量,怎样调动学校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严格的责任心,需要我们非常重视。一般的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