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转变及思路 【摘要】后勤财务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延伸,是高校财务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文章分析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有主要模式的优缺点,阐述了影响其管理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以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为契机,提出将后勤财务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的思路,以期进一步法律规范后勤经济业务行为,夯实高校财务管理基础,降低财务风险,全面反映高校单位预算执行信息与单位运行成本,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后勤财务;财务管理;模式 一、引言 后勤财务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延伸,是高校财务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初期,后勤财务是以企业和事业单位准则制度为理论依据,并将两者有机结合,满足了后勤管理运行机制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后勤保障服务的进展。随着社会服务产业的进展,后勤社会化改革瓶颈问题突出,在巡视检查等工作中发现后勤存在财务支出不法律规范、财务管理混乱等现象,影响后勤社会化改革,严重侵害学校利益,阻碍学校的稳定与进展。2024 年,政府会计改革取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要求高校自 2024 年开始执行新会计制度,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在新形势下探究建立与高校后勤工作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法律规范财务核算,准确反映财务信息成为高校财务的现实课题。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优劣 为配合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各高校对后勤财务进行了广泛的探究与实践,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后勤财务管理模式,最主要的有自主管理、委派财务总监、委派会计人员、二级管理等四种模式。(一)高校后勤自主管理财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后勤实体模拟企业化管理,自设财务机构,自行聘用和管理财务人员,独立管理财务,执行“自主管理,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目标,根据行业规则,制订适合后勤财务的有关管理制度等。后勤自主管理财务的优点是可以减少繁琐的流程,高效地集中财力与物力,自主调配资源,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缺点在于后勤部门完全掌控财务人员的人事及工资福利待遇,由后勤负责绩效考评,财务人员的经济利益容易受到牵制,从而影响财务人员依法依规自主处理业务,内部监管缺失,往往容易造成后勤腐败或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二)学校委派后勤财务总监模式。学校向后勤派遣财务总监,参加后勤经济业务活动,制订、完善相关财务规定,审查财务报表和报告,为后勤领导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