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思考

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思考_第1页
1/9
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思考_第2页
2/9
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思考_第3页
3/9
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思考 一、高校图书馆参加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背景 2024 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 。2024 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24 年,印发最新版本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对社会用户的服务”。在社会进展要求下,我国逐渐重视文化素养的提升,在制度上明确社会阅读及高校图书馆参加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公共图书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受到更多的重视及关注,但其自身的条件及问题一直存在:“全民阅读”推广后,公民阅读量、公民阅读率有了很大提高,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也有增长,但与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举的人均 1.5 册至 2.5 册图书馆藏书量等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这反映出公共阅读资源紧缺问题。公共图书馆面对的社会读者层次不一,阅读水平不均,这就使得公共馆在馆藏建设方面具有普遍性与全面性,在专业性、图书质量方面,高校图书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参加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号召,探究符合参加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路径,结合高校自身的使用情况及社会读者的服务需求,向社会读者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及资源。1.高校图书馆视角。自 2024 年以来,高校图书馆积极参加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添砖加瓦,很大一部分的高校图书馆馆长对向公众开放持肯定态度,但不支持全面开放。据文献资料统计,部分高校图书馆面对社会读者开放,但是是有条件、有限制的开放:首先,向公众开放执行不主动公开宣传的方式,很多社会读者不知道高校馆可以对外使用。其次,面对的读者也有限制,读者办证需要提供单位证明或介绍信,或只对周边的单位、企业开放等。第三,开放的服务有限制,有只提供阅览服务或提供借阅服务等,但电子资源基本上处于不开放的状态。这种部分开放的现状,主要源于高校图书馆对满足自身需求的考虑:校内的纸质及电子资源、馆舍及硬件设备,首先必须在满足师生学习和科研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开放,开放高校馆随之而来会面临着外来人员的管理、安全管理问题、馆内馆员服务的投入、资源及设备的维护和更新、配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