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在智慧校园建设的定位 [摘要]高校图书馆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应明确自己的定位,理清高校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校园建设的关系。应把高校智慧图书馆建成智慧校园中的书刊借阅和共享中心、智慧校园云服务的重要节点、智慧校园的大数据中心、读者信息素养的智慧教育中心。 [关键词]高校智慧图书馆;智慧校园;大数据;云计算;信息素养 目前,信息通信技术(ICT)应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智能手机的普及引发了信息和数据的大爆炸。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利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进展,有力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创新进展,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也如火如荼。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撑高校建设和进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必须摒弃坐靠等、搭便车的思想,准确找准自己的定位,借力智慧校园建设的东风,谋划好智慧图书馆建设,提高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中的地位。 1 高校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校园 1.1 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和现状。从 2024 年由 IBM 公司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至今,主要依托于互联网+物联网的智慧应用在各行各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智慧城市、智慧医院、智慧校园等规划得以逐步实施。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以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等为代表的全国知名高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围绕构建校园智慧环境、智慧管理、智慧资源、智慧服务的功能特点,通过对原有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延伸和提升,智慧校园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和成绩。1.2 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校园的关系。互联网技术经过近 20 年的高速进展,数字图书馆的普及使得传统图书馆的地位越来越低,读者进馆人数不断下降已成全球性的趋势,不少高校图书馆已经被沦落为学生自习的场所。而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正是促进高校图书馆快速转型和整体跨越式进展的大好机会,高校图书馆必须摒弃单打独斗的思想,充分把握智慧校园建设的机遇,努力把图书馆建设成为与新时代大学教育和科研相适应的综合智慧体[1]。高校智慧图书馆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了智慧图书馆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智慧校园的本质是智慧的环境、智慧的教学和智慧的学习,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边缘智能、传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是新技术与高校新管理理念相融合的一项系统工程。智慧图书馆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模块之一,与智慧教学、智慧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