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教学改革论文 一、高校教学改革的必定性 首先,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只起主导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师生之间的沟通较少,教学活动也显得枯燥乏味,很明显这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要求。其次,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成长起来的,借助网络进行学习只是许多人的学习方式之一。基于以上原因,各个高校近几年都十分重视教学改革,各级各类的教改项目以及双语课、精品课、示范课等一系列与教学改革相关的东西不断被推出,且数量在日益扩大。 二、图书馆参加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许多人认为教学改革只是教学单位(二级学院)或是老师个人的事情,与图书馆没有太多的关系,其实不然,图书馆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可以说是大有可为。首先,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中心,无论是藏书资源还是数字化图书馆都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必备条件之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教学模式理论还是教学实践改革都是尽量与国际接轨,都是将国外的一些教学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究某种教学模式在中国本土的有效性和实践性。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例,这些理论在国外都已经非常成熟,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被广泛使用,我国的学者起初只是介绍这些理论,然后逐步应用到具体学科中,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验检验其有效性。假如教学改革要采纳这些理论的话,离开图书馆肯定不行。其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多样性也是其可以介入到高校教学改革的条件之一。众所周知,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图书馆除了招聘传统的图书馆情报专业方面的人才之外,还有一些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专业方面的高手,因为这些人需要参加网络的建设与维护、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馆际互借以及其他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工作。此外,近年来也有不少其他学科的讨论生纷纷投身到高校图书馆事业,这些人了解和熟知该门学科的前沿知识,且熟悉图书馆的业务知识。由于这些人本身从高校毕业不久,他们更加了解目前学生的需求,假如能从局外人(但又熟知该学科的特色)的角度出发,给出更好的建议,肯定有助于教学改革的推动。 三、图书馆参加教学改革的主要举措 首先,对现有馆藏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图书馆一般会根据图书分类词表对相关的书籍进行分类和收藏,统一的标准其有利的一面,便于管理。但有时候借阅与某一理论相关的教学书籍却要大费周折,因为读者需要去不同的区间寻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