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讨论 4 篇 第一篇: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教育探析 一、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 (一)经验不足、盲目热情 女大学生虽然在智力和毅力上优于常人,理论知识比较充足,但是,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社会经验基本为零,尤其女大学生具有热情、单纯、善良等特点,导致她们面对危险情况时,不能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推断,容易轻信别人,被犯罪分子利用,最终使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例如女大学生对社会中的陌生人常常毫无防备地提供帮助,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和贵重物品等。这些行为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思想麻痹、缺乏良好安全习惯 思想麻痹、缺乏警惕性是导致女大学生利益受侵害的重要原因。她们在思想上对安全隐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事故不一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侥幸心理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其做事情的时候欠考虑、不思考、粗心大意。而且她们还缺乏良好的安全习惯,一些女大学生不注意保护自己的财产,随意使财宝外露。晚上独自在外,随意跟陌生人外出等,这都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三)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基本法律常识 虽然大部分高校开设了法律课程,但在现实中,法制教育并没有落到实处,女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仍然很淡薄。很多女大学生不知法、不懂法、不用法,有的大学生在不知法的情况下参加违法行动,纵容、包庇犯罪人员;还有的女大学生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积极寻求法律保护,而诉求于“私了”,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对自己造成再次损害。 (四)缺乏基本处理问题能力 女大学生特别是新生,在面对危险时,缺乏基本的应对能力,有相当一部分女学生在面对火灾时,不会灭火器的基本操作;面对罪犯时,不懂得犯罪者的心理,没有进行有效的周旋,也不会基本的自救,或者实行错误的自救措施,反而激怒罪犯导致自己遭受更大的损害。 (五)性格上有缺陷,不会与他人有效沟通 现在的女大学生虽然生理上成年了,但心智十分幼稚,常常受不了一点委屈,更有甚者自私自利,专横霸道,从而导致她们不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在重庆女大学生搭错车的案例中,就是由于受害人与黑车司机发生口头争吵导致了悲剧发生。还有的女大学生感情用事,不分场合,各种情感溢于言表,这也在客观上给行骗者以可乘之机。 二、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成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背景和底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孩子最先接触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