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究论文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生源质量对学生管理的挑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素养平均水平降低,特别是目前大学中的独生子女特征明显地反映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人意志强、集体观念差、优越感强、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等。然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没有及时适应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大规模扩招使在校生人数迅速膨胀,各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给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对学生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二)人生价值取向变化带来的挑战 在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经济和社会进展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社会丑恶现象的存在,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使得大学生崇尚享乐、拜金等倾向更加突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集体精神和奉献精神。由此给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带来的挑战 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等作为教学管理的新模式在高校的施行,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以人为本”、“学生主体”思想的重要体现。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它给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学分制的广泛推广,使得部分学生的学制将缩短或延长,学分制实施后学生自主选课所产生的自主性、分散性和流动性的特点,使得原有的班级设置相对弱化,致使班团活动的组织、党团组织活动难以开展。由于没有稳定的班级,学生没有集体归宿感,就显得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也比较差。宿舍、教室等传统阵地的影响减弱,加大了学生工作的“管理成本”,工作时效也严重滞后。 (四)毕业生就业压力对学生工作的挑战 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人才竞争也日趋激烈。特别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每年几百万的学生的毕业和就业问题,使得高校进行的就业指导工作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新型学生管理模式 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高校必须进行学生管理的创新。要充分发挥学生参加班级管理的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学生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树立人本观念,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制造性为根本手段,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全面进展为目的。作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实施管理过程中,首先应想到的是每个学生都有不同...